2025年7月2日,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谢晓亮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 “Single-cell Micro-C profiles 3D genome structures at high re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s multi-enhancer hub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开发出一种能在单细胞水平、千碱基级别精度下绘制基因组三维结构的新技术:scMicro-C(单细胞Micro-C),为研究精细染色质空间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基于此技术,研究者在单细胞三维结构中观察到多个增强子同时靠近目标基因的启动子,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结构:多增强子中心(multi-enhancer hub)
2025年6月24日,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Prime editor-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reveals functional synonymous mutations in human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系统性揭示,同义突变虽整体上趋于中性,但部分突变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同时,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精准突变研究的创新实验方法,为人类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工具。
2025年4月11日,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刘志博教授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瑞士伯尔尼大学Andreas Türler教授进行了题为“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theranostic radionuclides using electron accelerators-problems and solutions”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基于回旋加速器和电子加速器的多种医用放射性核素制备和分离纯化技术及部分临床应用案例。刘志博教授主持Andreas Türler教授是瑞士伯尔尼大学放射化学教授,曾任瑞士PSI研究所放射化学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医用放射性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