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新闻中心

学术讲座|尹奎英研究员 雷达技术启发的医工交叉新进展

2024年11月18日

2024年11月12日,刘河生教授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人脑机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尹奎英进行了题为“雷达技术启发的医工交叉新进展”的学术报告,分享了雷达独特的算法处理技术同脑机接口技术相结合的医工交叉领域新进展。

 

图片1.jpg

刘河生教授主持


尹奎英研究员是我国人脑机智能雷达技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创建十四所人脑机实验室,提出并实现了脑电视觉重构、人脑机三体雷达视觉打击、全脑神经导航、灵犀脑控序列等智能雷达新技术,为系统提升我国雷达精准探测识别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2.jpg

尹奎英研究员分享报告


讲座背景:

技术的转移和综合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雷达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探测和测量目标的重要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的电磁学理论。自1935年首台雷达诞生后,该技术因军事需求迅猛发展,并不断演进,催生了雷达独特的算法处理技术,如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与检测、多普勒滤波、恒虚警检测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等多项核心技术。如今,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气象预报、航空导航等领域。得益于器件的革命性进展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同样快速落地,然而神经网络发展很多年,尚未有系统的理论诞生。本次讲座介绍了在雷达信号处理理论的支撑下,人脑机实验室设计的面向独居老人的悬丝诊脉雷达、面向失能人员的脑控灵犀序列、面向癫痫疾病的精准预测和定位技术芯片、面向失明人员的视觉编码范式设计、以及意识SORA和动物机器人等医工交叉新进展。


讲座内容:

尹奎英研究员具体介绍了雷达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领域的几项工作和具体应用,包括利用雷达微多普勒技术进行体征检测和健康监控的悬丝诊脉雷达,它的信号可以直接检测到病人的心跳、呼吸、说话等细微动作;基于小脑脑电和磁共振数据与脑脊液检测的比对进行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基于磁共振数据高精度异源匹配的AR灵珑全脑透视神经导航系统;具有双向感知功能的灵犀手在内的外骨骼设备项目;视觉认知引导的孪生AI深度网络及基于EEG的视觉重建等等内容。


03_画板 1_画板 1.png

科研人员提问与交流


尹奎英研究员此次讲座吸引了脑科学及相关领域科学家、科研人员及学生参会。在讲座内容结束后,尹奎英研究员与参会人员就悬丝诊脉雷达技术、幻觉患者重构图像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昌平实验室开展学术讲座系列活动,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努力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学术交流活动,为打造世界一流生命科学创新高地提供良好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