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是揭示生命机制和推动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尽管AlphaFold等AI模型取得突破,但这些方法在面对大分子复合物、柔性体系及缺乏共进化信号(如抗体-抗原)的蛋白复合体时往往仍面临挑战。现有实验方法如化学交联质谱(XL-MS)、深度突变扫描(DMS)等提供的稀疏约束信息具有重要价值,但现有整合工具存在数据形式单一、约束利用效率低、预测长度限制等不足,影响了预测精度和应用广度。因此,如何发展能够灵活整合多源实验信息的新算法,以实现实验信息增强的AI建模,提升预测精度和效率,成为结构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领域共同关注的关键问题。近日,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高毅勤与昌平实验室刘思睿团队在《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李强首先来到昌平实验室,听取有关重大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设施研发进展汇报。李强指出,要在生物医药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希望大家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不断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根基。
2025年8月14日,昌平实验室科学家刘河生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国平院士进行了题为“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SD: from genes to circuits”的学术报告,分享了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基因治疗治疗自闭症的可行性。领衔科学家刘河生主持 冯国平,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士,麻省理工学院Lisa Yang and Hock Tan自闭症研究中心主任,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大脑与认知科学系Poitras讲席教授,博德研究所Stanley精神疾病研究中心神经生物学科主任。冯国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