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新闻中心

第四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应用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5年7月18日,第四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ryo-ET)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群英厅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大学基地、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生科分平台、昌平实验室冷冻电镜平台、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以及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会聚焦以Cryo-ET为代表的原位成像技术的前沿进展,围绕样品制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创新方法开发与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10场高水平学术报告,系统展示了该技术在方法学创新、跨学科融合及生物医学转化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7-30

学术讲座|吴鹏教授 Glycan centric approach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2025年7月23日,昌平实验室副主任邵峰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吴鹏教授进行了题为“Glycan centric approach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以聚糖为中心的癌症免疫疗法研究。

2025-07-24

学术讲座|郑双佳博士 科学智能体赋能原创药物靶标发现

2025年7月17日,昌平实验室科学家陈明辰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临港实验室郑双佳博士进行了题为“科学智能体赋能原创药物靶标发现”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多智能体及其在原创药物靶标发现上的应用。

2025-07-18

谢晓亮课题组发表Nature Genetics:高分辨率单细胞三维基因组测序新技术揭示多增强子中心的空间结构

2025年7月2日,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谢晓亮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 “Single-cell Micro-C profiles 3D genome structures at high re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s multi-enhancer hub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开发出一种能在单细胞水平、千碱基级别精度下绘制基因组三维结构的新技术:scMicro-C(单细胞Micro-C),为研究精细染色质空间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基于此技术,研究者在单细胞三维结构中观察到多个增强子同时靠近目标基因的启动子,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结构:多增强子中心(multi-enhancer hub)

2025-07-08

学术讲座|单一兵教授 Atomistic simulations of protein-small molecule an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structural biology and drug discovery

2025年7月2日,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陈明辰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上海科技大学单一兵教授进行了题为“Atomistic simulations of protein-small molecule an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structural biology and drug discovery”的学术报告

2025-07-03

于无声处:魏文胜团队系统揭秘人类基因组中“沉默突变”的功能性“低语”

2025年6月24日,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Prime editor-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reveals functional synonymous mutations in human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系统性揭示,同义突变虽整体上趋于中性,但部分突变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同时,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精准突变研究的创新实验方法,为人类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工具。

2025-06-25

学术讲座 | Andreas Türler教授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theranostic radionuclides using electron accelerators-problems and solutions

2025年4月11日,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刘志博教授主持召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瑞士伯尔尼大学Andreas Türler教授进行了题为“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theranostic radionuclides using electron accelerators-problems and solutions”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基于回旋加速器和电子加速器的多种医用放射性核素制备和分离纯化技术及部分临床应用案例。刘志博教授主持Andreas Türler教授是瑞士伯尔尼大学放射化学教授,曾任瑞士PSI研究所放射化学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医用放射性核素

2025-06-05

NPJ Parkinsons Dis丨赵亚杰团队发现UQCRC1蛋白截断突变可致患帕金森疾病风险增加7倍

2025年5月9日,昌平实验室赵亚杰团队在帕金森病领域权威期刊 npj Parkinson's Disease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在大规模人群队列中发现,UQCRC1基因上的蛋白截断突变(protein-truncating variants)会使帕金森病风险增加近七倍。

2025-05-13

邓宏魁入选《时代》杂志2025年全球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TIME100 Health榜单

5月8日,美国《时代》(TIME)杂志公布了第二届年度TIME100 Health榜单,表彰全球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个人。

2025-05-09

王平团队完成MHz级超快拉曼光谱技术FIRE的研发,并应用于活体内代谢分子的化学成像

摘要北京时间2025年4月2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昌平实验室王平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在生物化学成像领域的新突破。研究团队研发的FIRE拉曼光谱共聚焦显微镜,成功结合时间拉伸光纤阵列技术和单光子精密测量技术,实现了每秒百万条分子光谱的高通量采集,仅需一分钟即可完成活体线虫和组织微区的无标记化学成像,为代谢分析、药物筛选及临床诊断开辟全新路径。研究背景拉曼指纹光谱是解析分子共价键、化学组分以及生物组织内重要代谢标志物的重要化学分析工具。拉曼光谱技术长期受困于低散射截面、低灵敏度和低通量等不利因素,导致其应用远远落后于各种荧光光谱技

2025-04-30
首页上一页
第2页
下一页尾页
共1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