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实验室研究团队于2022年6月17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发现奥密克戎突变株BA.2.12.1、BA.4、BA.5新亚型呈现出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2022年6月14日,昌平实验室研究团队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remodeling of ribosome associated Hsp40-Hsp70 chaperones during co-translational fold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酿酒酵母为模型,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细胞内源的核糖体与共翻译分子伴侣的复合物多种功能状态下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RAC-Hsp70系统的构象转变,提出了RAC-Ssb的参与新生肽链折叠的工作机制模型。
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曹云龙研究团队于6月7日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isease profile and plasma neutralizing activity of post-vaccination Omicron BA.1 infection in Tianj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论文。通过与南开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团队合作,团队对1 月 8 日至 2 月 7 日天津奥密克戎疫情期间430 例感染了奥密克戎 BA.1 的患者开展了研究,报告了灭活疫苗对由奥密克戎变体引起的严重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与
"单细胞组学技术近年来蓬勃发展,已成为研究细胞功能及其背后的基因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不同组学已能在单细胞精度下进行检测,包括转录组、染色质开放组、三维染色质组、DNA甲基化组等等,每种组学反应的是细胞状态的一个侧面,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分析才能更全面地刻画细胞内的基因调控状态,并深入揭示调控机制。虽然近年已有能在同一个单细胞内检测多种不同组学的实验方法被开发出来,但这类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且数据质量普遍低于单组学测序,更为重要的是,可同时检测的组学组合受到限制,在同一细胞内检测所有组学并不现实。在这一大背景下,通过计算方法整合多个非配对的单组学数据集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在
2021年12月3日,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谢晓亮,曹云龙,首都医科大学金荣华及复旦大学余宏杰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Humoral immunogenicity and reactogenicity of CoronaVac or ZF2001 booster after two doses of inactivated vaccine”的研究论文。